Technical Articles

技术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管式土壤墒情监测设备在抗旱减灾中的作用:数据支撑决策

管式土壤墒情监测设备在抗旱减灾中的作用:数据支撑决策

更新时间:2025-09-18      点击次数:5

  【JD-GTS6】【竞道科技土壤墒情监测设备厂家,十余年行业经验,质量更放心!智慧农业设备一站式购齐,欢迎询价!】。

  管式土壤墒情监测设备在抗旱减灾中的作用:数据支撑决策

  在农业抗旱减灾工作中,“早发现、早部署、精准施策" 是关键,而管式土壤墒情监测设备凭借其深层监测、连续采集、数据精准的特性,成为抗旱减灾决策的 “数据中枢"。它能穿透土壤表层,捕捉不同深度的水分变化规律,为干旱预警、资源调配、减灾措施落地提供科学依据,让抗旱工作从 “被动应对" 转向 “主动防控"。

  管式土壤墒情监测设备的核心优势,是为抗旱减灾提供 “全深度、全天候" 的基础数据。与传统表层监测设备不同,管式设备采用多传感器分层嵌入设计,可在同一监测点实现 0-100cm(甚至更深)土壤水分的同步监测,覆盖作物从浅层根系到深层根系的吸水区域。例如,在小麦种植区,设备既能监测 10-20cm 浅层土壤的水分变化(反映短期干旱影响),也能捕捉 50-80cm 深层土壤的水分储备(判断长期抗旱能力)。同时,设备搭载的防水管式外壳,可抵御暴雨、高温等恶劣天气,确保干旱期间数据采集不中断 —— 即使在连续无降雨的干旱期,设备仍能以每小时 1 次的频率,实时上传土壤墒情数据,形成完整的墒情变化曲线,为判断干旱发展趋势提供第一手资料。

管式土壤墒情监测设备

  在干旱预警环节,管式土壤墒情监测设备通过 “阈值预警 + 趋势预判",帮助农业部门提前启动抗旱预案。设备可根据不同作物的耐旱特性,预设不同深度的土壤水分预警阈值:当浅层土壤含水量低于作物生长临界值时,系统会发出 “轻度干旱预警",提示农户开展叶面喷水、覆盖保墒等初步措施;当深层土壤含水量持续下降,接近作物凋萎点时,会触发 “重度干旱预警",为区域层面启动抗旱应急响应提供依据。以华北地区玉米干旱防控为例,2024 年夏季干旱期间,管式监测设备通过连续数据监测发现,部分地块 30cm 深层土壤含水量 10 天内从 22% 降至 15%(玉米生长临界值为 16%),系统提前 3 天发出重度干旱预警,当地农业部门据此提前调配灌溉设备,避免了玉米因严重缺水导致的减产。

  在抗旱资源调配中,管式设备的区域组网数据,让有限的灌溉资源实现 “精准投放"。通过在干旱区域布设多台管式监测设备,形成墒情监测网络,农业部门可通过后台系统查看不同地块、不同深度的土壤墒情差异,判断干旱严重程度的空间分布。例如,在某县域干旱期间,监测数据显示东部平原地块 50cm 深层土壤含水量为 18%(轻度干旱),西部丘陵地块同深度含水量仅 12%(重度干旱)。基于这一数据,农业部门优先将抗旱水井、移动灌溉设备调配至西部丘陵区域,同时指导东部平原地块采用节水灌溉方式,避免资源浪费。这种 “按需分配" 的模式,使有限的灌溉水资源利用率提升 40% 以上,最大限度扩大抗旱覆盖范围。

  干旱过后,管式土壤墒情监测设备积累的历史数据,还能为减灾效果评估与未来抗旱规划提供支撑。通过对比干旱前后不同深度的土壤墒情变化,可量化评估灌溉、覆盖保墒等措施的实际效果 —— 如某地块实施滴灌后,30cm 土壤含水量从 13% 回升至 19%,数据直观反映出滴灌的补水效率。同时,长期积累的深层土壤墒情数据,可帮助农业部门分析区域干旱发生的周期规律、影响深度,为制定针对性的抗旱工程规划(如修建深层蓄水设施、推广耐旱作物)提供数据参考,提升区域长期抗旱能力。

  管式土壤墒情监测设备在抗旱减灾中的价值,本质是将 “土壤水分数据" 转化为 “决策依据"。从干旱预警的提前预判,到资源调配的精准高效,再到减灾效果的科学评估,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设备提供的深层、连续、精准的数据支撑。随着智慧农业技术的发展,管式设备还将与气象数据、作物生长模型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抗旱决策的精准度,为保障粮食安全、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更强的技术保障。


15666886209
欢迎您的咨询
我们将竭尽全力为您用心服务
在线客服
关注微信
版权所有 © 2025 竞道光电  备案号:鲁ICP备20021226号-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