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nical Articles

技术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田间小型气象站数据应用:助力灌溉、施肥精准决策

田间小型气象站数据应用:助力灌溉、施肥精准决策

更新时间:2025-09-17      点击次数:13

  【农田气象环境监测设备厂家十余年,竞道科技更专业!厂家直供,更多优惠,欢迎询价!】。

  田间小型气象站数据应用:助力灌溉、施肥精准决策

  在传统农业生产中,灌溉 “凭经验"、施肥 “凭感觉" 的模式常导致水资源浪费、肥料利用率低,甚至引发作物减产。而田间小型气象站通过实时采集农田环境数据,为灌溉、施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实现 “按需供水、精准施肥",成为推动农业提质增效的关键工具。

  一、数据驱动灌溉:告别 “盲目浇水",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

  田间小型气象站通过监测土壤墒情、空气湿度、降水量等参数,精准判断作物需水时机与水量,避免 “多浇浪费、少浇缺水" 的问题。土壤墒情传感器是核心,可实时采集不同深度(如 10cm、20cm、30cm)的土壤体积含水量,当耕作层(通常为 10-20cm)含水量低于作物需水临界值(如小麦拔节期需水量临界值 18% V/V、番茄膨果期 22% V/V)时,数据平台会自动推送灌溉提醒。同时,结合空气湿度与降水量数据,可动态调整灌溉方案:若空气湿度高于 85% RH 且未来 24 小时有降水(降水量预测≥10mm),则延迟灌溉,避免土壤过湿引发病害;若空气湿度低于 50% RH、风速大于 3m/s,作物蒸腾作用强,需适当增加单次灌溉量,弥补水分流失。

田间小型气象站

  在河南新乡小麦种植基地,田间小型气象站的应用让灌溉效率显著提升。过去农户每 10 天固定灌溉一次,亩均用水量约 200 立方米;如今依据土壤墒情数据按需灌溉,当 10cm 土层含水量低于 18% 时启动灌溉,亩均用水量降至 120 立方米,节水率达 40%,同时小麦因水分供应精准,千粒重增加 2-3 克,亩产提升 10%。在温室大棚中,气象站还能联动滴灌系统,根据土壤墒情数据自动控制灌溉时长与频率,如草莓种植中,当 20cm 土层含水量低于 20% 时,滴灌系统自动开启,每次灌溉 30 分钟,既保证草莓水分需求,又避免根系涝害,畸形果率下降 15%。

  二、数据支撑施肥:精准匹配养分,提升肥料利用率

  田间小型气象站通过监测土壤电导率、空气温度、光照强度等数据,结合作物生长阶段,为施肥提供精准指导,减少肥料浪费与土壤污染。土壤电导率传感器可反映土壤养分含量(电导率值与土壤中氮、磷、钾等养分浓度正相关),当电导率低于作物生长所需阈值(如黄瓜苗期电导率临界值 1.2mS/cm、葡萄转色期 2.0mS/cm)时,说明土壤养分不足,需及时施肥;若电导率高于阈值,则暂停施肥,防止养分过剩导致作物徒长或烧根。同时,空气温度与光照强度数据可优化施肥时间:当温度处于 20-28℃、光照强度大于 30000lx 时,作物光合作用与养分吸收效率高,此时施肥能提升肥料利用率;若温度高于 35℃或低于 10℃,作物吸收能力弱,施肥效果差,需避开该时段。

  在山东寿光蔬菜大棚,田间小型气象站让施肥决策更科学。过去农户凭经验每月施 2 次复合肥,亩均施肥量 50 公斤,部分地块因养分过剩出现土壤板结;如今依据土壤电导率数据施肥,当 10cm 土层电导率低于 1.5mS/cm 时,针对性补充氮磷钾配比为 1:1:2 的复合肥,亩均施肥量降至 35 公斤,肥料利用率提升 30%,同时番茄果实硬度增加、货架期延长,商品率提升 8%。在果园种植中,结合光照数据施肥效果同样显著:苹果着色期需充足光照(日均光照≥6 小时),此时依据土壤电导率数据补充磷钾肥,能促进花青素合成,果实着色均匀度提升 20%,含糖量增加 1.5 个单位。

  田间小型气象站的数据应用,改变了传统灌溉、施肥的粗放模式,让农业生产从 “经验主导" 转向 “数据驱动"。通过精准匹配作物的水分与养分需求,不仅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节水、节肥、省人工),还提升了作物产量与品质,为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随着数据模型的不断优化,气象站还将实现 “作物 - 环境 - 养分" 的精准匹配,进一步释放农业生产潜力。


15666886209
欢迎您的咨询
我们将竭尽全力为您用心服务
在线客服
关注微信
版权所有 © 2025 竞道光电  备案号:鲁ICP备20021226号-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