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FB02】【防爆气象站设备选竞道科技,十余年行业经验,CT6防爆证书,资质齐全,用的更放心!】。
户外防爆超声波气象站如何抗雷击?这 2 个防护设计不能少!
户外防爆超声波气象站常部署在化工园区开阔地带、石油钻井平台、煤矿井口等高危区域,这些场景不仅存在易燃易爆风险,还因地势空旷、无遮挡,成为雷击高发区。与普通气象站相比,该设备集成了超声波传感器、数据传输模块等精密电路,一旦遭遇雷击,不仅会导致设备损坏、数据中断,更可能因雷击产生的电火花引燃周围可燃介质,引发爆炸事故。要实现有效抗雷击,“外部雷电引流防护" 与 “内部电路浪涌抑制" 这两个核心设计缺一不可,二者形成 “外防 + 内护" 的双重防线,保障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防护设计一:外部雷电引流防护,让雷电 “走对路"
户外防爆超声波气象站的外部雷击防护,核心是通过科学的接地与接闪设计,将雷电引入大地,避免其直接冲击设备本体。这一设计需重点关注两个关键环节:
一是接闪器与引下线的防爆适配。普通气象站常用的避雷针虽能接闪,但在防爆区域需进行特殊改造:接闪器需采用 304 不锈钢材质,避免生锈导致导电性能下降,其高度需高于气象站传感器顶部 1.5 米以上,确保形成有效保护范围(按滚球法计算,保护半径不小于 5 米);引下线则需选用截面积≥25mm² 的铜缆,且外套防爆密封管,防止引下线在雷电通过时产生的高温或电火花外泄,引燃周围可燃气体。同时,引下线需直接连接接地极,避免弯曲或与其他金属构件接触,减少雷电传输阻力。某化工园区曾因引下线未做防爆密封处理,雷击时引下线接头处产生电火花,引燃附近泄漏的丙烷气体,导致设备周边小型爆燃,虽未造成重大事故,但也迫使园区停产整改。
二是多层接地网的低阻设计。单一接地极无法快速导泄雷电流,需构建 “设备接地 + 防雷接地 + 防静电接地" 共用的多层接地网:接地极采用 6 根长 2.5 米、直径 50mm 的镀锌钢管,以梅花状分布深埋地下 1.5 米(土壤电阻率较高区域需添加降阻剂,使接地电阻≤4Ω);接地网与气象站设备底座通过防爆铜排连接,设备外壳与接地网之间的连接电阻需≤0.1Ω,确保雷电流能通过设备外壳快速导入接地网。此外,接地网需定期检测,尤其是在雨季或土壤湿度变化较大时,避免因接地电阻升高导致雷电导泄不畅,形成 “地电位反击",损坏设备内部电路。
防护设计二:内部电路浪涌抑制,让电流 “稳得住"
即便外部引流防护到位,雷电产生的 “浪涌电流" 仍可能通过电源线、数据线侵入设备内部电路。户外防爆超声波气象站的核心部件 —— 超声波传感器(工作电压 5-12V,电流≤100mA)与数据传输模块(信号电压≤5V),对电压电流波动极为敏感,微小的浪涌都可能导致芯片烧毁。因此,内部电路浪涌抑制设计是抗雷击的 “第二道防线",主要通过以下两项技术实现:
一是多级浪涌保护器(SPD)的精准配置。在设备电源输入端与数据接口端,需分别安装防爆级浪涌保护器:电源端采用 “一级限压 + 二级钳位" 设计,一级 SPD 选用通流容量≥40kA 的开关型浪涌保护器,可将雷电侵入的强浪涌电流初步削减至设备耐受范围;二级 SPD 选用响应时间≤25ns 的限压型浪涌保护器,进一步将残留浪涌电压钳位在 12V 以下,避免击穿传感器电路。数据接口端(如 RS485、4G 接口)则需安装信号浪涌保护器,其插入损耗≤0.5dB,确保不影响数据传输精度,同时能承受≥10kA 的浪涌电流,防止雷电通过数据线损坏传输模块。需注意的是,所有 SPD 均需具备防爆认证(Ex d IIB T4),且与设备内部电路的连接导线截面积≥1.5mm²,确保浪涌电流能快速通过 SPD 导入接地网。
二是电路隔离与屏蔽设计。超声波传感器与主板之间需采用光电耦合器隔离,避免浪涌电流通过信号线直接传导至主板;设备内部电路板需覆盖 0.2mm 厚的铜箔屏蔽层,屏蔽层通过接地柱与外部接地网连接,可有效阻挡雷电产生的电磁辐射干扰,防止电路因电磁感应产生感应电压。某海上石油平台的气象站曾因未做电路隔离,雷击时浪涌电流通过传感器信号线侵入主板,导致数据采集芯片烧毁,设备停运 3 天,影响了平台的气象监测与安全作业,后续加装光电隔离模块后,未再发生类似故障。
双重防护缺一不可,合规性与维护是关键
户外防爆超声波气象站的抗雷击设计,需同时满足防爆要求与防雷标准(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3836《爆炸性环境》),两个防护设计相辅相成:若仅做外部引流,未抑制内部浪涌,残留浪涌仍会损坏电路;若只做内部防护,外部雷电直接冲击设备,防护效果将大打折扣。此外,设备安装后需每年进行防雷检测,重点检查接地电阻、SPD 性能、屏蔽层连接状态,确保防护设计持续有效。
在易燃易爆的户外场景中,抗雷击能力是防爆超声波气象站的 “生命线"。只有同时具备科学的外部雷电引流与内部浪涌抑制设计,才能让设备在雷击高发环境中安全运行,为防爆区域的安全生产提供稳定的气象数据支撑。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