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nical Articles

技术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大田四情监测系统能否与灌溉、施肥设备联动实现自动化管理?

大田四情监测系统能否与灌溉、施肥设备联动实现自动化管理?

更新时间:2025-09-24      点击次数:96

  【JD-Q3】【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承接厂家,智慧农业四情监测设备十余年经验,多种设备类型,多款型号,一站式服务,一站购齐,质量保障,品质放心,价格更优惠!欢迎询价!】。

  大田四情监测系统与灌溉施肥设备的自动化联动可行性分析

  大田四情监测系统(墒情、苗情、虫情、灾情)与灌溉、施肥设备的自动化联动,是智慧农业从 “数据监测" 迈向 “精准执行" 的关键一步。当前技术已实现核心场景的联动管理,通过 “数据采集 - 智能分析 - 指令下发 - 设备执行" 的闭环,大幅减少人工干预,但在复杂大田环境中仍需突破部分适配难题。

  一、联动原理:以四情数据为核心触发自动化指令

  大田四情监测系统通过多维度数据采集,为灌溉、施肥设备提供精准的联动触发依据。在墒情维度,土壤墒情传感器实时监测 0-100cm 土层含水量,当数据低于作物需水阈值(如玉米拔节期土壤含水量低于 18%)时,系统自动生成灌溉指令,通过 LoRa 或 4G 通信模块传输至智能灌溉控制器,开启滴灌或喷灌设备,直至土壤含水量回升至适宜区间;在苗情维度,AI 摄像头通过图像识别判断作物生长阶段(如小麦分蘖期、灌浆期),结合叶片叶绿素含量数据,生成差异化施肥方案,指令施肥机按比例混合氮磷钾肥料,精准输送至田间;在灾情维度,气象站监测到暴雨预警时,系统提前关闭灌溉设备并开启排水阀,避免田间积水;虫情数据超标时,除联动植保设备外,还会调整施肥策略(如增加磷钾肥提升作物抗虫性)。这种联动模式的核心是 “阈值触发 + 动态调整",如山东德州的小麦大田,系统设定 “土壤含水量 16% 为灌溉启动阈值、22% 为停止阈值",实现灌溉全自动化。

大田四情监测系统

  二、实际案例:不同作物大田的联动应用成效

  在粮食作物大田中,联动系统已展现显著效益。黑龙江三江平原的水稻大田,四情监测系统将土壤墒情、水温、苗情数据整合,当监测到分蘖期土壤氮含量不足且墒情适宜时,自动联动水肥一体机,按 “每亩施尿素 5 公斤 + 浅水灌溉 3 小时" 的方案执行,使水稻有效分蘖数增加 15%,亩产提升 8%。河南驻马店的玉米大田则通过灾情与灌溉联动,在台风来临前 24 小时,系统根据风速、降雨量预测,自动关闭灌溉系统并启动田间排水泵,同时调整施肥计划(延迟氮肥施用避免倒伏),将灾害损失从 20% 降至 5% 以下。

  经济作物大田的联动管理更注重精细化。云南普洱的茶叶大田,四情系统通过叶片湿度传感器监测露水情况,结合气象数据预判病害风险,当叶片湿度连续 12 小时超 85% 时,除联动喷药设备外,还会自动减少灌溉量(从每亩每天 20 立方米降至 12 立方米),降低病害滋生概率;新疆吐鲁番的葡萄大田,系统根据果实膨大期的墒情与糖分监测数据,联动滴灌与施肥设备,实现 “少量多次" 的水肥供给,使葡萄含糖量提升 2-3 个单位,优质果率提高 12%。

  三、现存挑战:复杂大田环境下的联动适配难题

  尽管联动模式已落地,但大田的广阔性与环境复杂性仍带来技术挑战。一是地块差异导致的联动精度不均,在土壤质地混杂的大田(如同一地块内有沙壤土与黏土),墒情传感器的单点数据难以代表整体,易出现 “部分区域过灌、部分区域缺水",如内蒙古某向日葵大田,因未针对土壤差异布设多组传感器,联动灌溉后不同区域产量相差 20%。二是通信稳定性问题,偏远大田的 4G/5G 信号较弱,导致系统指令传输延迟(可达 3-5 分钟),天气下甚至出现信号中断,如青海某油菜大田在暴雪天气中,因通信中断,灌溉设备未能及时关闭,造成局部积水。三是设备兼容性障碍,不同品牌的四情监测设备与灌溉施肥设备存在协议不统一问题,如某进口虫情测报灯与国产水肥一体机无法直接通信,需额外加装协议转换器,增加了成本与故障风险。

  总体而言,大田四情监测系统与灌溉、施肥设备的自动化联动已具备可行性,在规模化、标准化大田场景中成效显著。随着传感器密度提升、通信技术优化及设备协议统一,未来将实现更精准、更稳定的自动化管理,进一步推动大田农业向高效、低碳方向发展。


15666886209
欢迎您的咨询
我们将竭尽全力为您用心服务
在线客服
关注微信
版权所有 © 2025 竞道光电  备案号:鲁ICP备20021226号-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