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nical Articles

技术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无线土壤墒情监测站与物联网结合:实现农田水分实时管控

无线土壤墒情监测站与物联网结合:实现农田水分实时管控

更新时间:2025-09-18      点击次数:5

  【JD-GTS6】【竞道科技土壤墒情监测设备厂家,十余年行业经验,质量更放心!智慧农业设备一站式购齐,欢迎询价!】。

  无线土壤墒情监测站与物联网结合:实现农田水分实时管控

  在智慧农业发展中,无线土壤墒情监测站与物联网的深度融合,打破了传统监测 “数据孤岛" 与 “人工滞后" 的局限,构建起 “感知 - 传输 - 分析 - 调控" 的全流程闭环。通过物联网技术,监测站采集的土壤水分数据能实时流转、智能分析,并直接联动灌溉设备,让农田水分管理从 “被动响应" 转向 “主动管控",真正实现 “数据驱动、实时高效" 的精准水分管理模式。

无线土壤墒情监测站

  无线土壤墒情监测站与物联网的结合,首先体现在 “实时数据采集与无缝传输",为水分管控奠定数据基础。传统墒情监测需人工定期到田间采集数据,不仅耗时费力,还存在数据滞后问题(如间隔 1-2 天采集,无法及时反映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而搭载物联网模块的无线监测站,通过内置的 LoRa、NB-IoT 或 4G 无线通信模块,可将传感器采集的土壤含水量、温度等数据,以分钟级频率实时上传至物联网云平台。例如,在万亩棉花种植基地,每 500 米布设一台无线监测站,所有监测站通过 LoRa 网关组建物联网网络,土壤水分数据从采集到上传至云端仅需 30 秒,农户通过手机 APP 或电脑后台,即可随时查看任意地块的实时墒情,无需再实地奔波。这种实时传输能力,让农户能第一时间掌握农田水分变化,为后续管控决策争取宝贵时间。

  物联网的智能分析能力,让无线监测站的数据从 “数字呈现" 升级为 “决策依据",实现水分需求的精准判断。物联网云平台搭载的智能算法,可结合作物品种、生长阶段、气象数据(如降雨量、蒸发量)对实时墒情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自动判断农田水分是否处于适宜范围。以温室番茄种植为例,当监测站上传的土壤含水量低于 18%(番茄结果期适宜下限)时,物联网平台会自动触发分析流程:结合未来 24 小时气象预测(如无降雨)、番茄当前生长阶段需水规律,计算出需补充灌溉量(如每亩 20 立方米),并生成个性化灌溉建议,通过 APP 推送至农户手机。同时,平台还能对比不同地块墒情数据,识别出水分异常区域(如某地块含水量骤降,可能是灌溉管道漏水),并发出预警提示。这种智能分析能力,避免了人工判断的主观性与误差,让水分管控决策更科学、更精准。

  更关键的是,二者结合可实现 “数据驱动的自动调控",让农田水分管控从 “人工操作" 转向 “无人值守"。物联网平台支持与智能灌溉设备(如滴灌控制器、喷灌电磁阀)联动,当监测数据显示土壤水分低于阈值时,平台可自动向灌溉设备发送控制指令,启动灌溉;待土壤水分回升至适宜范围,再自动关闭设备,形成 “监测 - 分析 - 调控" 的全自动闭环。例如,在东北玉米种植区,无线监测站与物联网灌溉系统联网后,当 0-20cm 土壤含水量低于 15% 时,平台自动开启滴灌设备,按照每亩 30 立方米的量进行精准灌溉,灌溉过程中实时接收监测站反馈的墒情数据,达到预设含水量后立即停机。这种自动调控模式,不仅节省了 80% 以上的人工成本,还避免了 “多浇漏浇" 问题 —— 传统人工灌溉常因操作不及时导致灌溉过量或不足,而物联网联动控制可将土壤含水量波动控制在 ±1% 以内,确保玉米生长全程水分稳定。

  在规模化农业场景中,无线监测站与物联网的结合还能实现 “区域化统筹管控",提升水分利用效率。通过物联网平台,农业管理部门或种植合作社可对多个地块的无线监测站数据进行统一管理,根据不同区域的墒情差异,统筹调配灌溉资源。例如,在某农业园区,物联网平台显示东部地块墒情适宜(含水量 20%),西部地块轻度干旱(含水量 14%),管理人员通过平台远程控制西部地块的灌溉设备启动,优先保障干旱区域的水分供应,同时暂停东部地块灌溉,避免水资源浪费。据统计,这种区域统筹管控模式可使园区整体灌溉用水效率提升 35% 以上,减少无效水分消耗。

  此外,物联网的历史数据存储与分析功能,还能为长期水分管理优化提供支撑。无线监测站采集的墒情数据会被物联网平台长期存储,农户可查询历年同期数据,分析农田水分变化规律,优化灌溉周期与灌溉量。例如,通过对比近 3 年水稻孕穗期的墒情数据,发现每年 7 月中旬土壤含水量易降至 16% 以下,据此可提前调整灌溉计划,在 7 月初进行一次预防性灌溉,避免干旱影响。这种基于历史数据的优化能力,让农田水分管控从 “实时应对" 走向 “提前预判",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

  无线土壤墒情监测站与物联网的结合,本质是用技术融合打破农业生产的时空限制,让农田水分管控更实时、更智能、更高效。从实时数据传输到智能分析,再到自动调控与长期优化,每一个环节都体现着 “数据驱动农业" 的核心价值。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迭代,未来二者还将与 AI、大数据深度融合,实现更精准的水分需求预测与更灵活的管控策略,为农业节水增效、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更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15666886209
欢迎您的咨询
我们将竭尽全力为您用心服务
在线客服
关注微信
版权所有 © 2025 竞道光电  备案号:鲁ICP备20021226号-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