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SW2】【竞道科技雨量水位监测设备,智能预警,实时监测,深耕行业十余年,质量更有保障,售后更为完善,价格更具性价比!欢迎询价!】。
乡村水利现代化助力:水位雨量一体站的基层部署与应用实践
乡村水利是保障农业生产、改善农村民生、维护乡村生态的重要基础。然而,传统乡村水利监测多依赖人工巡查,存在 “数据滞后、覆盖不足、决策被动" 等问题,难以适配现代农业发展与乡村防洪需求。水位雨量一体站凭借 “小型化、低成本、易运维" 的特性,成为破解乡村水利监测难题、推动乡村水利现代化的关键装备,其在基层的科学部署与实践应用,正为乡村水利注入新活力。
一、乡村水利监测的痛点:适配一体站部署的现实需求
乡村水利场景的特殊性,决定了对监测设备的独特需求,也凸显了水位雨量一体站的部署价值。一方面,乡村水利设施分散且地形复杂:农田灌溉渠系、小型水库、山塘遍布村落,部分区域位于偏远山区,传统大型监测站建设成本高、难以覆盖,导致 “灌溉用水难调度、山塘水位难掌握" 的问题。例如某南方乡村有 20 余座小型山塘,仅靠村干部定期巡查,汛期无法及时掌握水位变化,曾因暴雨导致山塘漫溢,淹没周边农田。另一方面,乡村监测资源有限:基层水利人员数量少、专业能力薄弱,传统设备操作复杂、维护难度大,且乡村财政难以承担高额运维费用,导致部分监测设备 “建而不用"。此外,乡村水利需求多元,既需监测降雨量指导灌溉,又需预警山洪、内涝保障村民安全,单一功能的监测设备难以满足综合需求,这些痛点为水位雨量一体站的基层部署提供了现实必要性。
二、水位雨量一体站的基层部署:适配乡村场景的方案设计
针对乡村场景特点,水位雨量一体站的部署需遵循 “低成本、易维护、广覆盖" 原则,从设备选型、安装方式、供电通信三方面优化,确保适配乡村实际条件。
(一)设备选型:小型化、高性价比优先
考虑乡村财政与运维能力,一体站优先选用 “小型化、集成化" 设备:主机体积控制在 30cm×20cm×15cm 以内,重量不超过 5 公斤,便于运输与安装;传感器采用非接触式设计,如雷达水位计无需接触水体,避免泥沙淤积与水生生物附着,减少维护频次;雨量监测模块选用光学雨量传感器,无机械部件,故障率低,使用寿命可达 5 年以上。同时,设备成本控制在传统监测站的 1/3 以内,且支持模块化升级,可根据乡村需求灵活添加土壤墒情、水质监测模块,兼顾灌溉与生态监测需求,避免重复建设浪费资金。
(二)安装方式:简易化、适配乡村地形
安装过程简化流程,无需复杂土建工程:雨量监测模块通过专用支架固定在村级活动中心、电线杆等现有设施上,高度 1.2-1.5 米,避开树木、房屋遮挡;水位监测模块则根据监测对象调整,小型水库、山塘选用岸边支架安装,灌溉渠系则采用简易桩基固定,2-3 名非专业人员即可在 2 小时内完成一座站点安装。同时,安装位置优先选择村民易观察、便于维护的区域,如靠近村委会、灌溉泵站附近,避免偏远无人区域导致的维护困难。
(三)供电通信:低成本、保障稳定运行
针对乡村供电不稳定、部分区域信号薄弱的问题,一体站采用 “太阳能 + 蓄电池" 供电方案:配备 100W 太阳能电池板与 50Ah 蓄电池,可满足连续 7 个阴雨天的供电需求,无需接入市电,降低安装成本;通信方面,优先利用乡村现有 4G 信号,采用低功耗窄带物联网(NB-IoT)技术,数据传输流量小,每月通信费用仅需 5-10 元,大幅降低运行成本;对信号薄弱的偏远山村,搭配 LoRa 网关,实现 5-10 公里范围内的信号覆盖,网关部署在村委会或山顶,无需额外架设基站,确保数据稳定传输。
三、水位雨量一体站的基层应用实践:助力乡村水利现代化的成效
在乡村水利实践中,水位雨量一体站通过 “监测 - 预警 - 调度" 的全流程应用,在灌溉优化、防汛减灾、民生保障三方面发挥作用,推动乡村水利从 “经验管理" 向 “数据驱动" 转型。
(一)优化农业灌溉:精准指导用水,提升生产效率
一体站实时监测降雨量与灌溉渠系水位,为农田灌溉提供精准数据支撑。某北方小麦种植村,通过部署 12 座一体站,实时采集降雨量与灌溉渠水位数据,当监测到 “连续 15 天无有效降雨(日降雨量<5mm)、渠系水位低于灌溉需求" 时,系统自动向村水利员发送灌溉提醒,指导泵站及时抽水补水;同时,根据降雨量数据调整灌溉时长,避免 “盲目灌溉" 浪费水资源。应用后,该村灌溉用水效率提升 20%,小麦亩均用水量从 350 立方米降至 280 立方米,每年节约水资源 12 万立方米,且因灌溉及时,小麦亩均产量提升 15%,切实增加了村民收入。
(二)防汛减灾:预警山洪内涝,保障村民安全
在山洪、内涝多发的乡村,一体站成为 “安全哨兵"。某南方山区村,曾因暴雨引发山洪,因无预警导致 3 名村民被困。部署 6 座一体站后,系统预设雨量、水位预警阈值:1 小时降雨量超 40mm 或山塘水位超汛限水位 0.5 米时,自动触发预警,通过村广播、微信群、短信向村民推送预警信息,同时向乡镇水利部门上报数据。2023 年夏季,该村遭遇强降雨,一体站提前 30 分钟发出山洪预警,村干部组织 120 余名村民转移至安全区域,避免了人员伤亡;同时,根据一体站监测的山塘水位数据,科学调度溢洪道,确保山塘安全,未出现漫溢灾害,保障了村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民生与生态保障:支撑乡村基础建设与生态保护
一体站还为乡村饮水安全、生态保护提供数据支撑。某西部乡村依托一体站监测的降雨量与水源地(小型水库)水位数据,制定饮水安全保障方案:当监测到水库水位低于警戒水位 1 米时,及时限制非农用水,优先保障村民饮水;同时,结合降雨量数据,预判水源补给情况,提前做好蓄水准备,避免干旱季节饮水短缺。在生态保护方面,某乡村通过一体站长期监测河道水位与降雨量,调控河道生态流量,当河道水位过低时,利用灌溉泵站补水,维持河道生态功能,应用后河道周边植被覆盖率从 60% 提升至 75%,村民生活环境显著改善。
水位雨量一体站的基层部署与应用,不仅解决了乡村水利监测的痛点,更以 “低成本、高效率" 的方式推动了乡村水利现代化进程。未来,随着一体站与乡村智慧水利平台的进一步融合,将实现 “数据共享、智能调度",为乡村振兴中的水利保障提供更坚实的技术支撑,助力乡村实现 “灌溉高效、防洪安全、生态宜居" 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