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nical Articles

技术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地埋式积水监测站的安装位置有讲究吗?这些选址原则要了解

地埋式积水监测站的安装位置有讲究吗?这些选址原则要了解

更新时间:2025-09-12      点击次数:47

  【JD-JS1】【竞道科技积水监测设备,十年厂家,自动预警,可定制,厂家直发,更多优惠,欢迎垂询问价】

  地埋式积水监测站的安装位置有讲究吗?这些选址原则要了解

  地埋式积水监测站因设备主体埋于地下,兼具不占用路面空间、抗干扰性强的优势,成为城市道路积水监测的重要选择。但并非所有路段都适合安装,其选址需综合考虑积水规律、设备特性与城市管理需求,遵循科学原则才能确保监测精准、运行稳定,真正发挥 “地下哨兵” 的作用。

  核心原则一:聚焦 “易积水区域”,瞄准监测刚需点

  地埋式积水监测站的核心功能是捕捉积水风险,因此选址首要原则是优先布局城市易积水区域,确保监测数据能直接服务于防汛预警。从实际场景来看,以下区域是重点选址范围:

  一是低洼路段与下沉式路口。这类区域因地势低于周边路面,降雨时易形成 “汇水盆地”,积水深度往往高于其他路段。例如城市主干道的下坡路段、跨线桥下方的下穿通道,以及老城区地势低洼的街巷,需在路段低处或积水最易滞留的位置安装监测站,精准捕捉积水上涨动态。某城市在一处下穿通道低处安装地埋式监测站后,成功提前 15 分钟预警积水超警戒值,避免车辆误入。

地埋式积水监测站

  二是排水管网薄弱区域。排水管网老化、管径不足或堵塞频发的路段,积水消退速度慢,需通过监测站实时追踪积水变化。例如老旧小区周边道路、城中村街巷,可在排水口上游 5-10 米处安装监测站,既能监测积水深度,也能间接反映管网排水效率 —— 若监测到积水长时间不消退,可辅助判断管网是否堵塞。

  三是交通关键节点。学校、医院、大型商圈周边的道路,以及城市主干道的交叉口,一旦积水会严重影响交通通行与人员疏散,需优先安装监测站。例如在学校门口 50 米内的道路两侧,各安装 1 台地埋式监测站,实时反馈积水情况,为家长接送、学生出行提供安全参考。

  核心原则二:规避 “环境干扰源”,保障设备稳定运行

  地埋式监测站的设备主体(如传感器、数据传输模块)埋于地下,易受周边环境影响,选址时需规避可能导致设备故障或损坏的干扰源,确保长期稳定运行:

  首先,远离重型车辆碾压区域。地埋式监测站的地面盖板虽具备一定承重能力,但长期承受重型货车、公交车等碾压,易导致盖板变形、设备移位,影响监测精度。因此需避开道路主干道的货车专用车道、公交站台正下方,优先选择人行道边缘、非机动车道外侧等车辆碾压较少的区域,若必须安装在机动车道,需选择盖板承重等级达 “重型”(可承受 50 吨以上重量)的设备,并避开车轮常经过的轨迹线。

  其次,避开地下管线密集区。城市道路地下分布着供水、燃气、电力、通信等管线,若地埋式监测站安装位置与这些管线重叠或距离过近(小于 1 米),一方面施工时易破坏管线,引发安全事故;另一方面管线运行产生的电磁干扰(如电力管线)可能影响监测站的数据传输信号。因此选址前需查阅道路地下管线分布图,在管线间距充足的区域确定安装点,必要时联系市政部门现场勘测。

  最后,远离易淤积、易冲刷区域。暴雨时,路面泥沙、落叶等杂物易被水流冲刷至低洼处,若监测站安装在杂物淤积区,易导致传感器探头被堵塞,无法准确测量积水深度;而在坡度较大、水流冲刷力强的路段,长期冲刷可能导致设备基础松动,影响稳定性。因此需选择路面平整、水流平缓,且不易堆积杂物的位置,例如道路边缘的雨水篦子旁(距离 1-2 米),既靠近积水区域,又能减少杂物干扰。

  核心原则三:兼顾 “数据准确性”,减少监测误差

  地埋式监测站的选址需为数据准确性创造条件,避免因位置不当导致监测数据失真,影响防汛决策:

  一是确保监测范围无遮挡。地埋式监测站的水位传感器需直接接触积水,若安装位置存在路面凸起、井盖错位等遮挡物,会导致传感器无法准确捕捉积水深度变化。例如某路段因安装点附近有破损井盖凸起,导致监测站显示的积水深度比实际低 5 厘米,影响预警判断。因此选址时需选择路面平整、无明显凸起或凹陷的区域,安装前清理周边杂物,确保传感器探测范围通畅。

  二是避免 “局部积水” 误判。部分路段可能因路面破损、排水口堵塞形成 “局部小积水”(如面积不足 10 平方米、深度不足 3 厘米),若监测站安装在此类位置,易将局部积水误判为路段整体积水,导致预警失真。因此需结合路段整体积水规律,选择能代表路段普遍积水情况的位置,例如在易积水区域的中心位置安装,而非孤立的局部积水点,确保数据能反映路段整体水情。

  三是考虑降雨径流方向。降雨时路面雨水会沿一定方向流动(如向道路两侧雨水篦子汇集),地埋式监测站需安装在径流路径上,才能及时捕捉积水形成过程。例如在道路坡度较小的路段,选择雨水流动的 “中游” 位置安装,既能提前监测到积水,又能避免因靠近源头导致积水数据滞后,或靠近排水口导致积水数据偏低。

  核心原则四:适配 “城市管理需求”,平衡功能与便利

  地埋式监测站的选址还需兼顾城市日常管理与应急维护需求,避免给交通、环卫等工作带来不便:

  一方面,避开交通流量高峰期施工区域。安装地埋式监测站需开挖路面(深度通常为 0.5-1 米),若选择在早晚高峰时段的城市主干道施工,会加剧交通拥堵。因此选址时需优先考虑施工难度低、对交通影响小的区域,例如非高峰时段的次干道、小区周边道路,或提前与交管部门沟通,制定临时交通疏导方案,减少施工对市民出行的影响。

  另一方面,便于后期维护检修。地埋式监测站需定期进行设备检查、传感器校准等维护工作,若安装位置过于隐蔽(如绿化带深处、偏僻小巷),或周边有障碍物(如护栏、电线杆),会增加维护难度。因此需选择便于工作人员到达、操作空间充足的位置(如人行道边缘,预留 1 米以上操作空间),同时在设备附近设置明显标识,方便维护时快速定位。

  地埋式积水监测站的选址,是 “功能需求、设备特性、城市管理” 三者的平衡艺术。只有遵循聚焦易积水区域、规避环境干扰、兼顾数据准确、适配管理需求的原则,才能让监测站真正发挥作用,为城市内涝预警提供精准数据支撑,助力市民安全出行与城市防汛管理。

 

15666886209
欢迎您的咨询
我们将竭尽全力为您用心服务
在线客服
关注微信
版权所有 © 2025 竞道光电  备案号:鲁ICP备20021226号-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