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nical Articles

技术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手持式el测试仪检测时,环境光照会对结果产生干扰吗?

手持式el测试仪检测时,环境光照会对结果产生干扰吗?

更新时间:2025-09-02      点击次数:3

  【JD-EL2】【竞道科技EL光伏组件检测设备,助力太阳能高效率发展!】

  手持式 EL 测试仪检测时,环境光照会对结果产生干扰吗?

  在光伏电站户外运维中,手持式 EL 测试仪常需在不同光照环境下作业,而环境光照(尤其是自然光中的近红外成分)会对检测结果产生显著干扰,若未采取防护措施,可能导致缺陷误判或漏判。要理解这一干扰的本质,需从 EL 检测原理与光照成分的相互作用入手,结合实际场景分析干扰程度,并掌握对应的抗干扰方法。

  从检测原理来看,手持式 EL 测试仪的核心是捕捉组件电致发光产生的近红外光(波长约 900-1100nm),通过分析近红外光的分布判断缺陷 —— 正常区域发光均匀,隐裂、虚焊区域因电流传导受阻,近红外光强度减弱,呈现 “暗斑" 或 “暗线"。而环境光照(尤其是阳光)中,除了可见光,还包含大量近红外光(占阳光总能量的 50% 以上),这些外界近红外光会与组件自身的电致发光信号叠加,导致检测仪的图像传感器接收到的 “总光信号" 中,干扰信号占比升高,掩盖真实的缺陷特征,这是干扰产生的核心机制。

  不同光照强度下,干扰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强光环境(如正午阳光、晴天无遮挡场景)是干扰最严重的情况:外界近红外光强度远超组件电致发光信号,会导致检测图像整体亮度偏高,隐裂区域的 “暗斑" 被淡化 —— 原本清晰的隐裂线条可能变得模糊,甚至消失,造成漏判;同时,阳光照射组件表面时,若存在灰尘、水渍,会产生光的散射或反射,在图像上形成 “亮斑",与正常发光区域的亮度差异混淆,可能将污渍误判为 “伪缺陷"。例如,夏季正午检测时,若未遮挡阳光,原本宽度 20 微米的细微隐裂,在叠加外界近红外光后,图像上仅能看到微弱的亮度变化,极易被忽视。

手持式el测试仪

  弱光环境(如阴天、傍晚、树荫下)的干扰虽有所减弱,但仍不可忽视。阴天时,云层虽过滤部分阳光,但近红外光仍会穿透云层到达组件表面;傍晚时分,阳光角度降低,近红外光的入射强度虽下降,但组件自身的电致发光信号也会因温度降低而减弱(低温会降低电池片载流子活性,减少近红外光输出),此时外界近红外光的干扰占比相对升高,仍可能导致图像对比度下降 —— 隐裂区域与正常区域的亮度差值缩小,增加缺陷识别难度。例如,阴天检测时,若组件存在轻微虚焊(近红外光强度仅比正常区域低 10%),叠加外界干扰后,这一亮度差异可能被压缩至 5% 以下,超出人眼或算法的识别阈值,导致漏判。

  夜间或室内弱光环境(如仓库抽检、夜间运维)的干扰最小,但需注意人工光源的影响。若检测时周围存在大功率白炽灯、红外加热器等设备,其发出的近红外光仍可能形成局部干扰 —— 例如,仓库内的红外取暖器靠近组件时,会使组件局部区域的外界近红外光强度升高,在图像上形成 “局部亮区",与正常区域的发光特征混淆,需避免此类人工红外光源的直接照射。

  针对环境光照的干扰,手持式 EL 测试仪需通过 “硬件防护 + 参数优化 + 操作规范" 三重措施规避。首先是硬件防护,这是最直接有效的抗干扰手段:优质手持式 EL 测试仪会配备专用遮光罩,遮光罩采用近红外光阻隔材质(如多层镀膜的黑色遮光布),检测时需将遮光罩覆盖组件检测区域,边缘紧贴组件边框,阻断外界光照进入;部分机型的镜头还内置 “近红外滤光片",可过滤掉波长 800nm 以下的可见光和杂散光,仅允许组件电致发光的 900-1100nm 近红外光通过,从源头减少干扰信号。例如,使用带遮光罩的测试仪在正午检测时,图像对比度可提升 40% 以上,隐裂的识别率从 60% 提高至 95%。

  其次是参数优化,通过调整检测参数抵消干扰影响。在强光环境下,可适当降低相机的 “增益值"(减少图像传感器对光信号的放大倍数),避免整体图像过亮;同时缩短 “曝光时间"(从常规的 80ms 调整至 40-50ms),减少外界近红外光在传感器上的累积时间,降低干扰信号的占比。但需注意,参数调整需适度 —— 过度降低增益或缩短曝光时间,可能导致组件自身的电致发光信号被削弱,需通过试拍确认:以 “正常区域发光清晰、无过亮泛白,隐裂区域可辨" 为标准,逐步微调参数。

  最后是操作规范,通过合理选择检测时机与姿势减少干扰。户外检测时,优先选择清晨(日出后 1-2 小时)或傍晚(日落前 1-2 小时),此时阳光强度较低,近红外光干扰较弱;若必须在正午检测,需尽量选择组件背阴面(如电站的阴影区域),或用遮阳伞辅助遮挡阳光。操作时,需保持测试仪镜头与组件表面垂直,避免镜头正对阳光入射方向(防止阳光直接进入镜头),同时确保遮光罩与组件贴合紧密,无缝隙漏光 —— 例如,检测斜屋顶组件时,可借助梯子调整身体姿势,使遮光罩覆盖组件,避免因贴合不紧导致的 “侧漏光"。

  综上,手持式 EL 测试仪检测时,环境光照(尤其是近红外成分)会对结果产生明显干扰,且强光环境下干扰最为严重,可能导致缺陷漏判或误判。但通过配备专用遮光罩、优化检测参数、选择合适检测时机等措施,可有效抵消干扰影响,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实际运维中,需根据现场光照条件灵活调整抗干扰策略,避免因忽视光照干扰导致的运维决策失误。


15666886209
欢迎您的咨询
我们将竭尽全力为您用心服务
在线客服
关注微信
版权所有 © 2025 竞道光电  备案号:鲁ICP备20021226号-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