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nical Articles

技术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自来水水质监测系统“重硬件轻软件”,数据价值如何深度挖掘?

自来水水质监测系统“重硬件轻软件”,数据价值如何深度挖掘?

更新时间:2025-07-30      点击次数:27

  【JD-LSZ06】,【竞道科技专注水质监测设备的生产,适用水产养殖、污水治理、水库、河道等各个场所的多种类型,总有一款适合你!产品参数可定制,推荐监测方案,更多优惠欢迎垂询!!!】

  自来水水质监测系统需从“硬件堆砌"转向“软硬协同",通过数据整合、智能分析、场景应用与生态构建,深度挖掘数据价值,实现从“监测"到“决策"的跨越。当前,多数系统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问题,传感器虽能采集海量数据,但缺乏深度分析能力,导致数据闲置、价值流失。以下从具体路径展开分析:

  一、数据整合:打破“信息孤岛",构建统一数据中台

  自来水监测涉及原水、出厂水、管网水、末梢水等多环节,数据分散在不同部门或系统中。需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台,整合SCADA系统、实验室检测、在线监测设备等多源数据,形成“全流程、全参数"的数据资产库。例如,某市水务集团通过数据中台,将原水pH值、出厂水余氯、管网压力等200余项指标实时关联分析,发现某区域管网老化导致余氯衰减过快,为管网改造提供精准依据。

自来水水质监测系统

  二、智能分析:AI赋能,挖掘数据潜在规律

  传统分析依赖人工经验,难以处理海量异构数据。需引入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AI技术,构建水质预测、异常检测、风险评估等模型。例如,通过LSTM神经网络预测未来24小时出厂水浊度变化,提前调整絮凝剂投加量;利用聚类算法识别管网水质的时空分布特征,定位潜在污染源。某水务公司应用AI模型后,水质异常预警时效从“小时级"缩短至“分钟级",漏报率降低70%。

  三、场景应用:从“数据展示"到“业务赋能"

  数据价值需通过具体场景落地。例如:

  生产优化:根据原水水质动态调整混凝、消毒工艺参数,降低药耗成本;

  应急指挥:突发污染事件时,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模拟污染物扩散路径,制定优截流方案;

  公众服务:开发水质查询小程序,实时公示末梢水检测结果,增强公众信任。

  四、生态构建:开放数据接口,推动行业协同创新

  水务企业可开放部分脱敏数据接口,与科研机构、设备厂商共建创新生态。例如,与高校合作研发新型传感器算法,提升低浓度污染物检测灵敏度;与互联网企业联合开发智能水表,通过用水行为分析间接反推水质异常。某省“水务大脑"平台已接入30余家企业数据,孵化出管网漏损定位、二次供水智能调控等10余项应用场景。


15666886209
欢迎您的咨询
我们将竭尽全力为您用心服务
在线客服
关注微信
版权所有 © 2025 竞道光电  备案号:鲁ICP备20021226号-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