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CQX6】【竞道科技小型自动气象站设备厂家,十余年行业经验,多参数可定制,支持高标准农田气象环境监测、气象科普、气象研究、交通、环保等领域的气象监测。厂家直发,欢迎询价!】
一、基础气象要素:构建城市天气 “实时画像"
城市路边的智能气象监测系统首先聚焦与市民生活、出行直接相关的基础要素,实时捕捉环境温湿度、风力、降水等核心数据,为日常出行提供参考。
温度与湿度监测是核心基础项。系统搭载高精度温湿度传感器(测量精度分别达 ±0.3℃、±3% RH),实时采集空气温度与相对湿度数据,数据更新频率通常设为 1-5 分钟 / 次。这些数据一方面通过城市公共服务平台(如政务 APP、路边电子屏)实时推送,方便市民根据温度变化增减衣物;另一方面为城市热岛效应治理提供数据支撑 —— 例如通过对比市中心与郊区路边监测点的温度差异,分析热岛强度变化,辅助调整绿化布局、交通流量管控策略。夏季高温时,当监测到路面周边温度连续 2 小时超过 35℃,系统还会联动城管部门,触发道路洒水降温作业提醒。
风力与风向监测侧重出行安全。系统配置小型超声波风速风向传感器(无机械转动部件,适配路边复杂环境),可精准测量 0.1-60m/s 的风速与 0-360° 的风向。数据主要用于两类场景:一是为骑行、步行市民提供安全提示,当监测到瞬时风速超过 8m/s(5 级风)时,电子屏会显示 “风力较大,注意防风" 警示;二是辅助交通管理,例如在桥梁、高架路段,当监测到横风风速超过 10m/s 时,会实时推送至交管平台,触发桥面限速、货车禁行等临时管控措施,避免强风导致车辆侧翻。
降水量与降水类型监测适配城市防汛需求。系统采用翻斗式或光学雨量传感器,既能精准计量降雨量(分辨率 0.1mm),又能通过红外检测区分降雨、降雪、冻雨等类型。降雨时,数据实时传输至城市防汛指挥平台,当 1 小时降雨量超过 10mm(中雨级别),会触发低洼路段积水预警,辅助交警提前封闭危险路段;降雪或冻雨天气时,监测数据还会联动环卫部门,推送融雪剂撒布、道路除冰作业建议,保障车辆通行安全。
二、路面专项要素:聚焦交通通行安全
城市路边场景的特殊性在于与道路紧密关联,因此系统需额外监测影响车辆行驶的路面专项要素,预防打滑、积水等安全隐患。
路面温度监测是冬季防滑关键。系统通过埋入式或粘贴式路面温度传感器(适配沥青、水泥路面),直接测量路面表层(0-5cm 深度)温度,测量范围覆盖 - 40℃至 80℃。冬季当监测到路面温度低于 0℃时,系统会重点关注降水情况 —— 若同时监测到降雪或冻雨,会立即向交管、环卫部门发送 “路面结冰风险预警",提示提前准备除冰设备;春秋季则通过对比路面温度与空气温度差异,分析路面凝露风险,避免清晨露水导致路面湿滑引发交通事故。
路面积水深度监测应对降雨内涝。在城市低洼路段、下穿隧道入口等易积水区域,系统加装超声波或雷达积水传感器,可测量 0-50cm 的积水深度(精度 ±1cm)。降雨时,当监测到积水深度超过 10cm,系统会自动触发三级响应:一是在路边电子屏显示 “积水路段,谨慎通行" 警示;二是推送至导航 APP,引导车辆绕行;三是联动排水部门,发送积水位置与深度数据,辅助调度抽排设备,缩短积水消退时间。2023 年某市暴雨期间,路边监测系统提前 15 分钟监测到某下穿隧道积水超 20cm,及时触发封闭管控,避免了车辆涉水事故。
三、空气质量关联要素:辅助市民健康防护
随着城市居民对健康关注度提升,路边智能气象监测系统还会整合空气质量关联要素,为敏感人群出行提供健康提示。
PM2.5 与 PM10 浓度监测是常见配置。系统搭载激光散射法粉尘传感器,实时测量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与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数据精度达 ±10μg/m³。监测数据一方面通过健康 APP 推送,当 PM2.5 浓度超过 75μg/m³(中度污染)时,提醒老人、儿童减少户外活动;另一方面为城市空气质量治理提供依据,例如通过分析路边监测点的颗粒物浓度变化,判断机动车尾气、道路扬尘对空气质量的影响,辅助调整限行政策、道路清扫频次。
部分核心路段的监测系统还会增加臭氧浓度监测(夏季重点)或噪声分贝监测(学校、医院周边)。臭氧浓度超过 160μg/m³ 时,会提示敏感人群避免午后户外活动;学校周边监测到噪声超过 60 分贝(昼间标准)时,会联动城管部门排查广场舞、机动车鸣笛等噪声源,维护周边安静环境。
综上,城市路边智能气象监测系统的要素配置围绕 “市民出行 + 交通安全 + 城市管理" 三大核心需求,既覆盖基础环境数据,又聚焦路面、空气质量等专项信息,通过多维度数据采集,成为城市精细化治理的 “微观感知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