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nical Articles

技术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便携式水质检测设备的检测原理是什么?

便携式水质检测设备的检测原理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5-09-30      点击次数:109

  【JD-SS07】【竞道科技便携式水质检测仪,精度更高,多参数,多型号任您选择!厂家直发,欢迎致电询价!更多功能与优惠,为您详解解答!】

  便携式水质检测设备的检测原理是什么?

  便携式水质检测设备能在几分钟内快速输出多项水质数据,背后是基于不同科学原理的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在协同工作。其核心逻辑是 “将水质参数转化为可测量的物理信号(如电流、光信号),再通过仪器处理转化为直观数据",具体可分为电化学法、光学法、物理法三大类,不同原理对应不同检测参数,共同构成设备的检测能力。

  一、电化学法:通过电极反应捕捉离子与物质浓度

  电化学法是检测 pH 值、余氯、重金属等参数的核心技术,依靠电极与水样中目标物质的化学反应产生电信号,再通过信号强度计算浓度,具有响应快、精度高的特点。

  pH 值检测:采用 “玻璃电极 + 参比电极" 的复合电极结构。玻璃电极头部的特殊玻璃膜(含硅酸钠)与水样接触时,会因水中氢离子浓度不同产生不同电位差,参比电极则提供稳定的标准电位,两者之间的电位差通过仪器放大后,对照标准 pH 值 - 电位曲线,即可转化为 pH 数值。例如,当水样 pH 为 7 时,电位差约为 0mV;pH 每变化 1 个单位,电位差变化约 59mV(25℃时),仪器通过精准测量这一变化实现 pH 值检测,误差可控制在 ±0.01pH。

便携式水质检测设备

  余氯检测:多采用 “极化电极法",电极由工作电极(如铂电极)、对电极(如银电极)和参比电极组成。在电极间施加特定电压后,水样中的余氯(包括次氯酸、次氯酸根)会在工作电极表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与余氯浓度成正比的电流信号 —— 余氯浓度越高,电流越强。仪器通过检测电流强度,结合校准曲线计算余氯含量,检测范围通常为 0-10mg/L,响应时间仅需 1-2 分钟,适合户外快速检测。

  重金属检测:主流技术为 “阳极溶出伏安法(ASV)",针对铅、汞、镉等重金属离子。检测时,先在电极上施加负电压,让水样中的重金属离子在电极表面还原沉积;随后逐步升高电压,使沉积的重金属重新氧化溶解,过程中会产生特定峰值电流,不同重金属的氧化电压不同(如铅的特征电压约为 - 0.4V),峰值电流强度则与重金属浓度正相关。仪器通过识别电压峰值判断重金属种类,通过电流强度计算浓度,检测下限可低至 0.001mg/L,满足饮用水安全标准要求。

  二、光学法:利用光的吸收、散射特性分析水质

  光学法主要用于检测浊度、COD(化学需氧量)、氨氮等参数,通过测量水样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或散射程度,间接反映目标物质含量,无需复杂化学反应,检测效率高。

  浊度检测:基于 “光散射原理"。仪器内置 LED 光源(通常为 620nm 红光),光线穿过水样时,水中的悬浮物(如泥沙、藻类)会使光线发生散射,散射光的强度与悬浮物浓度(即浊度)成正比。仪器中的光敏传感器会捕捉散射光信号,同时检测直射光强度,通过 “散射光强度 / 直射光强度" 的比值,对照浊度标准曲线(如 Formazin 标准溶液校准),计算出浊度值(单位 NTU)。优质设备的散射光检测角度多为 90°,可减少直射光干扰,分辨率达 0.1NTU,能精准识别低浊度污染。

  COD 检测:采用 “比色法",需配合预制试剂使用。预制试剂中含强氧化剂(如重铬酸钾)和显色剂,与水样混合并加热后,氧化剂会氧化水样中的有机物,同时自身被还原,显色剂则与还原产物反应生成特定颜色(如绿色)。有机物含量越高(COD 值越大),生成的有色物质浓度越高,对特定波长光(如 600nm)的吸收能力越强。仪器通过测量水样的吸光度(光线穿过水样后的强度衰减),结合 COD - 吸光度标准曲线,即可计算出 COD 值,检测范围通常为 0-500mg/L,户外使用时只需提前准备好预制试剂管,操作简单。

  氨氮检测:同样基于比色法,利用 “纳氏试剂反应" 或 “水杨酸 - 次氯酸盐反应"。以纳氏试剂法为例,纳氏试剂与水样中的氨氮反应,生成淡黄色或棕色的络合物,颜色深浅与氨氮浓度正相关。仪器通过检测络合物对 420nm 波长光的吸光度,对照标准曲线计算氨氮含量,检测下限约为 0.02mg/L,适合地表水、饮用水的氨氮筛查。

  三、物理法:直接测量水质的物理特性

  物理法无需化学反应,直接通过物理传感器捕捉水质的物理参数,原理简单且检测速度最快,主要用于 TDS(总溶解固体)、温度等参数检测。

  TDS 检测:利用 “电导率法"。TDS 代表水中溶解的固体物质总量(如矿物质、盐分),这些物质会使水具有导电性,且 TDS 值越高,电导率越强。仪器中的电极会向水样施加微弱电流,测量水样的电导率(单位 μS/cm),再通过预设的 “TDS - 电导率换算系数"(通常为 0.5-0.7,根据水质类型调整),将电导率转化为 TDS 值(单位 mg/L)。检测时无需试剂,插入水样后 10 秒内即可读数,是家庭、户外快速判断水质纯净度的常用方法。

  温度检测:多采用 “热敏电阻传感器"。热敏电阻的电阻值会随温度变化而显著改变(如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温度升高电阻减小),仪器通过测量热敏电阻的电阻值变化,对照电阻 - 温度校准曲线,直接输出水温(单位℃)。温度检测不仅是独立参数,还会用于其他参数的误差修正 —— 例如,pH 值、溶解氧的检测结果会受温度影响,仪器会根据实时水温自动补偿,确保数据精度。

  综上,便携式水质检测设备的检测原理是多种科学技术的融合,不同原理针对不同参数特点设计,既保证了检测速度与便携性,又能满足日常监测的精度需求。理解这些原理,不仅能帮助用户正确操作设备(如知道 COD 检测需加热试剂、重金属检测需电极校准),还能更理性地判断检测结果的可靠性,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数据偏差。


15666886209
欢迎您的咨询
我们将竭尽全力为您用心服务
在线客服
关注微信
版权所有 © 2025 竞道光电  备案号:鲁ICP备20021226号-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