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CQ4】,【竞道科技智慧农业设备,专业虫情智能测报设备,科研助农我们更高效!欢迎来电垂询】
夜间虫害如何追踪?虫情在线监测系统的“夜视能力"有多强?
夜间是许多农业害虫活动的高峰期,草地贪夜蛾、稻飞虱、斜纹夜蛾等迁飞性与趋光性害虫常在黑暗中大规模迁徙或取食,给作物带来毁灭性打击。传统人工巡查因夜间能见度低、效率差,难以捕捉虫情动态,而虫情在线监测系统凭借的“夜视技术",实现了24小时无间断的精准追踪,成为夜间虫害防控的“火眼金睛"。
一、多光谱诱虫:破解夜间害虫“趋光密码"
夜间害虫的追踪始于精准诱捕。虫情监测系统采用多光谱复合光源技术,针对不同害虫的趋光特性定制波长组合。例如,紫外光(365nm)可吸引夜蛾类害虫,黄光(590nm)对蚜虫、粉虱有强诱性,而红光(660nm)则能诱捕部分鞘翅目害虫。部分系统还集成仿生信息素释放模块,模拟害虫性信息素或聚集信息素,与光源协同作用,诱捕效率较单一光源提升3倍以上。实验数据显示,某水稻田部署多光谱诱虫灯后,夜间稻飞虱捕获量增加80%,且目标虫种占比超95%。
二、红外夜视成像:穿透黑暗的“虫体显微镜"
捕获虫体后,系统需在无可见光环境下清晰成像。为此,监测设备搭载高灵敏度红外摄像头,配合850nm或940nm近红外补光灯,可在黑暗中拍摄虫体细节。红外光不会干扰害虫正常活动,且能穿透薄雾、雨滴等遮挡物,确保图像稳定性。同时,系统采用微距镜头与环形补光设计,实现5cm内超清拍摄,虫体翅脉、足节、口器等特征清晰可辨。例如,某果园监测系统通过红外成像,成功识别出隐藏在叶片背面的梨小食心虫幼虫,准确率达98%。
三、AI实时分析:夜间虫情的“智能大脑"
夜间虫情数据需快速处理以指导防控。监测系统内置嵌入式AI芯片,可对红外图像进行本地化分析,无需依赖云端服务器即可实时输出结果。基于深度学习算法训练的模型,能自动识别500余种农业害虫,并统计虫口密度、活动规律等关键指标。当系统检测到某区域虫害密度超过阈值时,会立即通过4G/5G网络向农户手机发送预警信息,并推荐防治方案(如释放天敌、精准施药时间)。某蔬菜基地应用后,夜间虫害发现时间从数小时缩短至10分钟内,农药使用量减少40%。
从“被动等虫"到“主动追虫",虫情在线监测系统的“夜视能力"不仅夜间虫害监测的空白,更推动了农业防控向智能化、精准化跃迁。未来,随着热成像、激光雷达等技术的融合,夜间虫害追踪将更加高效,为粮食安全与生态保护筑牢科技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