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道科技农业气象监测设备十年市场考验,智能监测,助力智慧农业发展】。
设施农业通过田间环境气象站联动环境控制系统,可实现温室环境的智能调控,提升生产效率与作物品质,以下从联动机制与具体实践两方面展开:
联动机制:数据驱动的闭环控制
环境数据实时感知
田间环境气象站部署温湿度、光照、CO₂浓度、土壤墒情等多类型传感器,以每分钟一次的频率采集数据。例如,光照传感器精度达±5%,可精准捕捉光周期变化;CO₂传感器响应时间<30秒,实时监测作物光合作用需求。数据通过LoRa无线传输至温室控制系统,延迟<2秒。
智能算法动态决策
控制系统基于作物生长模型与历史数据,设定环境参数阈值。当气象站监测到温度超过30℃时,系统自动启动湿帘风机降温;若光照强度低于10000lux,则触发补光灯。采用模糊控制算法,结合环境因子间的耦合关系,优化调控策略。例如,高温高湿环境下优先通风,避免病害滋生。
设备联动精准执行
通过物联网平台,实现遮阳网、卷膜器、灌溉阀等设备的联动控制。例如,当土壤湿度低于15%时,系统同步开启滴灌与通风设备,加速水分蒸发,防止湿度骤增引发病害。某智能温室案例显示,联动控制使水肥利用率提升25%,病害发生率降低18%。
温室智能调控实践
草莓种植环境优化
在智慧草莓种植园中,气象站联动控制系统实现温湿度与CO₂浓度的协同调控。夜间温度低于5℃时,系统自动关闭通风口并启动加温设备;白天CO₂浓度低于400ppm时,释放储存的CO₂,提升光合效率。实践表明,该模式使草莓提前上市7天,糖度增加1.2°Bx。
葡萄膨大期精准管理
葡萄膨大期需严格控温控湿。气象站监测到连续阴雨时,系统提前关闭天窗并启动除湿机,将湿度控制在60%-70%;若遇高温干旱,则启动微喷灌与遮阳系统,避免果实日灼。某葡萄园应用该技术后,裂果率下降30%,单穗增重15%。
病虫害智能预警防控
气象站数据结合病虫害模型,实现早期预警。例如,当温度20-25℃且湿度>80%持续3天时,系统提示灰霉病风险,联动释放生物防治剂与调节通风。某番茄温室通过该模式,农药使用量减少40%,产量提升12%。